明天讀書04:做決定之前,先想想《人生的五種財富》
人生的五種財富,時間、社會、心理、身體和金錢,如果每一關有20分,總分100分你能拿幾分? 你又想要拿幾分?
2025年的人類多半不認為有錢就能夠擁有一切。
https://www.businessweekly.com.tw/management/blog/3019723
朋友,想像一下吧,你正一人坐在一張木頭椅子上,眼前是清澈的藍天白雲和蓊綠的草地。
這是個思索人生的好日子。你開始想⋯⋯
除了錢以外,你的人生還需要什麼?
腦海中自然浮現友情、愛情、親情、自我實現、健康、夢想、美食體驗、出國旅行、社會公益、學新技能⋯⋯等等的畫面,當然,每個人想要的一定不一樣。
可是,這些東西好像怎麼條列都條列不完,又怎麼整理似乎都感覺會漏掉了什麼。
如果你有這樣的煩惱,我想Sahil Bloom(薩希・布魯姆)的《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值得借鏡。
人生的五種財富
人生的五種財富這本書,我覺得是很不錯的人生入門導論課。
作者薩希,列出了五種他認為重要的人生財富——分別是「時間財富」、「社會財富」、「心理財富」、「身體財富」和「金錢財富」。
他認為人類可以掌握的「財富」本質有點像是能量,在自然情況下能量會一直消散。而「財富」,就藏在可以讓能量停止消散甚至凝聚起來的地方。
這五種財富中,時間財富是薩希認為最珍貴的。
因為無論你怎麼做,你都沒有辦法減緩時間的消逝。
想想身價超過1600億美元的波克夏・海瑟威董事長,華倫・巴菲特,1930出生的他現在已經95歲了。如果讓你現在跟他交換身份,成為大富翁,你願意嗎?
書籍結構
這本書讀起來很像課本哦。
第一章是概論。
薩希會告訴你不應該只追求一種或兩種財富,他會告訴你人生不是非黑即白的。
你不一定要為了朋友犧牲事業,也不一定要為了父母犧牲時間,而是可以嘗試去平衡五種人生財富。
薩希還為每一種財富設計了五個問題的評分系統,完成這些問題,可以讓你對自己人生的現況有個初步的了解。
大家可以點下面這個書籤前往作答。

接著分成五個章節,個別討論人生的五種財富。
五個章節裡面的小章節也有固定的說明結構。薩希會先說明為什麼這個財富重要,他會舉自己的經驗、研究統計和許多人的例子,接著薩希會為每一種財富提出三大支柱,這三大支柱就是掌握每種財富的核心關鍵。
接著會有一個小章節是分享薩希推薦的策略和法則。最後每一個章節會有一個簡短的摘要。
我覺得這樣的結構滿有條理的,如果以後要翻閱第二遍或第三遍會很方便。
目標與反目標
我覺得這本書裡面對我而言比較新奇的概念,是目標與反目標。
目標就是你想達成的事情,這人人都知道。
但反目標,就是一個比較少人會應用的機制。
反目標,是你特別列出來,告訴自己不要變成那樣的項目。
像是你想要成為高資產人士,你就可以把提升年收入到一百五十萬元列成目標。
但同時,你知道你不會想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時間,所以你可以再列一個反目標:為了賺錢犧牲和家人相處的時間。
用反目標來提醒自己不要迷失了方向。
時間財富
「在你的父母去世之前,你大概還會再見到他們十五次。」
這句話,改變了作者薩希的一生,也就是這本書的主旨。
當時,薩希的父母大約65歲了——美國人的平均壽命是80歲,如果薩希維持一年和父母見一次面,他們大概還會見面十五次。
這句話像是一句重拳,卻又是不容逃避的數字計算。
覺得人生需要改變的薩希和妻子針對如何衡量他們的生活進行了徹底的對話和討論,然後達成了共識。一年之內,他們賣掉了房子,換了工作,搬家到離父母和岳父母更近的地方住。
人生就此改變。
根據書中提到的「美國時間使用調查」,平均而言,美國人只有跟人生伴侶相處的時光隨著年紀增加而增加,並維持到死亡。其他朋友、父母、子女、同事的關係,都會在某個時期大幅減少。而且這個時間,往往來的比當事人想得快。
在三十歲以後,美國人獨處的時間就會直線上升直到死亡。
要如何運用你有限的時間,要把時間留給誰,就成了很重要的問題。
時間財富的三大支柱
時間財富的三大支柱是「理解」、「專注」和「掌控」。
理解,是要理解時間是你最珍貴的資產。
專注,是要讓時間發揮更大的作用。
大部分的時候,你投入一份就得到一份產出。但有時候,像是可能某個專案、重要的機會,投入一份會產出好幾份產出的價值。專注,就是要做深度聚焦,以抓住時間產生更多的價值。
掌控,是你擁有自己的時間,並決定如何使用它。
兩份清單
前面有提到目標與反目標,在這裏,作者更建議用兩份清單來判斷優先事項。
首先,請先發想你未來幾個月或者未來幾年想要完成的目標,盡量列出20~25個。
第二步,請仔細思考,從這二十幾個目標中,選出最重要優先的5件事情,這就是「優先清單」。剩下的,沒有被選進去的事情,就是反目標,也就是「避免去做清單」。
透過這個方法偶爾回顧,用兩個清單做對照,可以幫助自己釐清哪些事情是真正重要的。
能量日曆
作者提議,可以試試看在一週的工作結束後,替你的工作做能量顏色的分類:
綠色,是創造能量,做完這些工作讓你精力充沛。
黃色,是中性,做完這些工作讓你沒什麼感覺。
紅色,是消耗能量,做這些事情讓你疲憊不堪。
可以嘗試優先和增加綠色活動,嘗試將紅色活動排除或者委派給他人。或者改變他們消耗能量的性質。
用五感打造個人開機儀式
心流,是高度集中的狀態,也是時間財富的精華。
可以先從每天刻意練習專注半個小時在工作上開始,提升自己的專注能力。
作者更建議,可以設計一套只屬於自己的固定開機儀式,就像把電腦啟動一樣。可以運用人體的五感,來喚醒自己內在的系統。
- 觸覺
- 味道
- 視覺
- 聽覺
- 嗅覺
以下是作者的例子:
- 觸覺:散步五分鐘或泡冷水澡
- 味道:泡一杯冷淬黑咖啡
- 視覺:寫作桌子面對一扇窗戶,兩側是深色牆壁,還有植物和中性藝術品
- 聽覺:Spotify上有固定的古典精華歌單
- 嗅覺:雪松或檀香的蠟燭與精油
因為明天明有接受過茶和巧克力的感官訓練,所以讀到這個五感啟動儀式的時候覺得特別有感覺。
我在思考或許每天早上可以透過拿蓋碗泡一杯綠茶來開啟這個儀式,泡茶的過程中,可以給予觸覺味覺和嗅覺非常強烈的刺激。
只是可能就需要有些和平常泡茶不一樣的地方(像是可能特別的茶具或只有專注時才喝的茶),來讓這個儀式有他的獨特性在。
或許再搭配gogh這款近期熱門的應用,就可以徹底補上視覺和聽覺的體驗了!
大家或許可以嘗試看看各種不同的東西,來尋找自己的啟動儀式。
社會財富的三大支柱
- 深度:與一小群人建立深厚有意義的連結
這是社會財富的最重要的基礎,這些人是你一生中愛與支持的基石。 - 廣度:夠過個人關係或社群、宗教、文化,與更多的人建立連結與歸屬感
- 贏得地位:贏得尊重、欽佩和信任
關於社會財富
作者認為,現代社會充滿了阻礙社會財富的力量,像是日新月異的科技。科技增強了我們和周圍的連結,表面上我們有了更多連結,但實際上聯繫卻變少了。
沒有社會財富——想像一下你這一生都只有自己,其他財富都會顯得沒有價值。
人的一切,都在於人。
我很喜歡作者分享的關於美國人類學家瑪格麗特・米德(Margaret Mead)的奇聞逸事。
有一次,學生問米德他認為什麼是人類文明的第一個標誌。米德說是一根癒合的骨折股骨。
股骨(大腿骨)是人體中最長的骨頭,和所有核心運動關聯,如果骨折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癒合。在部落時期,股骨骨折可能代表這個人行動能力大減,能夠癒合,有可能表示這個人在群體中得到了照顧,而沒有被集團給放棄。
這一根癒合的股骨,或許代表了人類開始互相照顧。
瘦弱的人類,能夠發展文明到今天,社會連結功不可沒。
不過同時,社會連結也造就了歷史上無數的戰爭。
在本書中,作者是這樣寫的:
你之所以有社交能力,因為你是人類;而你之所以是人類,是因為你有社交能力。
持續了85年的「哈佛成人發展研究」也指出,和個人身體健康和幸福滿意度關係最大的就是人際關係。
你需要食物、水和房子才能生存,但人際關係才能讓你成長。
心理財富的三大支柱
- 使命:定義自己的願景和生命意義,決定短期和長期的目標
- 成長:保持進步和改變的渴望
- 空間:在寧靜和獨處的空間思考,聆聽內心的聲音
身體財富的三大支柱
- 運動:好好運動
- 營養:好好攝取完全食物
- 復原:好好睡覺
金錢財富的三大支柱
- 產生收入:創造穩定且會增加的收入
- 管理支出:確保支出小於收入,確保支出成長比收入成長慢
- 長期投資:有效率的投資,取得複利
明天明特別有感的概念
我覺得這本書在「時間財富」和「社會財富」的內容比較讓我驚艷。
我想或許是因為我對這兩種財富的認識沒有其他幾個財富那麼深入,所以很多概念對我而言比較新鮮,就覺得滿有趣的。
反之金錢財富的那個篇章,我就覺得是很多理財書籍或網路資訊都看過的內容。當然這也可以作為一種更進一步的佐證,告訴你,哦,投資市場型ETF,是真的很好的方法。
散步
心理財富的篇章,我最喜歡的概念是散步。
散步可以讓我們產生對心理財富而言重要的「空間」。
但處此之外,我發現散步本身還有很多的優點——像是提升創造性思維,或者跟別人一起散步時可以增進連結。這讓我覺得散步真的很值得每天去做。
我發現,其實活動可能是具有多重財富價值的,像是散步可以帶給你心理財富,也可以產生身體財富和社會財富。
柔軟和平衡
身體財富的篇章,有一個地方也讓我覺得很驚喜。那就是他有提到運動的種類。
書中建議的運動有低強度的有氧心肺運動、高強度無氧心肺運動、重量訓練,並且還要做伸展、訓練柔軟性和穩定性。
而後面的柔軟性和穩定性,就是我之前一直忽略而沒什麼在做的運動。
結語
《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我覺得是非常棒的人生入門導論。
這本書一定不適用所有人,但他可以做一個大框架的參考,我認為對所有人而言都非常值得一讀。
書中的五種財富都算是有寫到很多重點,讓我們可以展開一個思考人生的骨架。讓你在人生中遇到問題的時候,可以拿這五種財富的問題來思考。
作者薩希寫出這本書,是為了提醒我們要平衡五種財富,不要盲目地追求其一。運用目標與反目標,才不會在沒注意到的時候失去或錯過了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
你想要的是什麼,終究只有你自己能去探尋。
一本書要講五種財富,以內容上來說就很難太深入,這就是一本書,搭起讓人可以站在居人肩膀上的小梯子。
我真的非常推薦大家可以讀讀此書,而如果你像我一樣,讀完之後發現,某個類型的財富我好像比較不熟悉,或許就可以再去找其他更深入的書籍閱讀或找老師來做更近一步的學習。
- 書訊: 《人生的五種財富:設計你的夢想人生,時間、社會、心理、身體、金錢財富都豐收》
作者: Sahil Bloom
譯者:唐傑克
商業週刊 2025, 5月
原文書訊:The 5 Types of Wealth: A Transformative Guide to Design Your Dream Life
Sahil Bloom 2025 Fe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