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茶?國語字典是這樣說的⋯⋯

茶是什麼? 麥茶是茶嗎?南非國寶茶是茶嗎?青草茶是茶嗎?苦茶油?洛神花茶?玉米濃湯是茶嗎? 為什麼阿姨親切的叫大家來喝茶,結果端出的卻是白開水? 身為台灣人,我相信你一定有想過這個問題,到底什麼是茶?

7 min read
帶白色毫毛的三峽碧螺春

什麼是茶?珍珠奶茶是茶嗎?

這是個不想時不覺得怎樣,稍稍思索就覺得頭很痛的問題呢。在中文日常使用中,「茶」是一個很有趣的字。

先從絕對是茶的茶開始,綠茶、紅茶、烏龍茶。他們的共同點是「用茶樹(Camellia sinesis)的葉子製作成的茶葉,萃取出來的飲料」,這當然就是茶。

但如果是其他植物的其他構造有時候似乎也會被認爲是茶⋯⋯或許像是仙草茶、牛蒡茶、可可茶這樣的例子會讓人感到遲疑,但若是像南非國寶茶之稱的Rooibos或日式餐飲店經常提供的麥茶似乎又很難讓人說他不是茶。

那如果是非茶樹(Camellia sinesis)的野生山茶屬植物做的茶呢?如果不是用茶樹(Camellia sinesis)的葉子而是用茶樹的白色小花朵做成的飲料呢?或者拿種子去榨油呢?

如果以上這些都是茶,同樣可作為飲料的咖啡跟可可不也該是茶嗎?那醋呢?酒呢?玉米濃湯呢?不也都是植物材料做成的嗎?

而如果是把茶跟別的東西結合,做成奶茶?珍珠奶茶?蜂蜜水果茶呢?焦糖水果奶茶呢?

難道你要說台灣最有名的珍珠奶茶不是茶嗎?

這就讓人聯想到前陣子網路上流傳的茶葉陣營梗圖了(出處不明)。

來源自網路出處不明的茶陣營表圖

混亂的時候,你可能會想從英文找答案。

結果發現外國人也很困惑。英文裡有個詞"tisane"專門指草本飲料,但連英語母語者都搞不清楚它和"tea"的界線在哪裡。更何況,許多國家講tea或cha,本來就是從中國傳過去的詞彙。

從英文的角度,似乎不是一個思考何謂茶的好方法。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中的「茶」釋義

最後,我決定參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對「茶」的解釋,你看看,這是不是有晃然開朗的感覺?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茶」釋義截圖

「茶」,可以有多種意思。

第一個意思,就是茶樹。

第二個意思,是茶葉煮成或沏的飲料。而茶葉——就是茶樹的嫩葉,焙乾後可用來沖泡飲用。而且還可以再區分出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第三個意思,某些飲料的泛稱。所以,對!只要能喝,你說他是茶也不算錯。

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茶葉」釋義截圖

山茶科茶屬的茶樹Camellia sinesis製作成的茶

結合一跟二,讓我抖膽為各位朋友下一個狹義的定義。「用山茶科茶屬的茶樹(Camellia sinesis)的嫩葉焙乾做成茶葉,是茶」。

我們來拆解這個句子。山茶科茶屬還有學名(Camellia sinesis),是植物分類的用詞,用來定義茶樹這「種」植物。

如果你喜歡吃蘋果,蘋果樹(Malus domestica)是一「種」特定的植物。

如果你喜歡吃芒果,芒果也是一個「種」(Mangifera indica),身為台灣人一定不會把蘋果跟芒果搞混。

茶,也是一種植物。

狹義的茶,就是要用「茶樹」的葉子做,不可以是蘋果樹,也不可以是芒果樹。

再來是焙乾,在重編國語辭典中,焙乾的意思是「以傳熱較慢的載體慢速加熱的烘乾方式,可分天然晒乾和文火烤乾。」

現代的茶葉可能不是使用文火烤乾,不過基本上我認為這樣講是可以的,茶葉就是乾燥過的茶樹葉子。

傳說最早的茶,就是把茶樹的葉子曬乾製作而成的白茶。

在這個狹義的定義裡面,沒有講清楚的是,從嫩葉到乾燥茶葉。中間這一段可以有更複雜的工序,台灣人稱之為「製程」。這個茶葉製程的差異,就會影響到最後做出來的茶是哪一種茶。

茶樹

茶樹是一種會開白色小花,四季常綠的樹,在植物學上的學名是Camellia sinesis,屬於山茶科山茶屬。

其中有兩個主要變種常會拿來做茶,一個是小葉種Camellia sinesis var. sinesis,另外一個是大葉種Camellia sinesis var. Assamica。

茶樹的變種是什麼?

變種又是什麼?「變種」(var.)是植物分類學中,種之下的分類。也就是說,小葉種跟大葉種的茶樹都是茶樹,可是在形態上他們會有明顯可辨識的差異。

小葉種Camellia sinesis var. sinesis的茶樹,型態上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葉子小,葉片長度通常在10cm以下。也有人稱小葉種為中國種。

大葉種Camellia sinesis var. Assamica的茶樹,型態上最主要的特色就是葉子大,葉片長度通常在10cm以上。也有人稱大葉種為阿薩姆種。

不過這些形態差異也並非絕對,大葉種和小葉種之中還有很多形態不同的茶樹。大葉種跟小葉種茶樹也可以雜交,繁殖出具有兩邊特性的茶樹。

這些茶樹多種多樣,各不相同。有的葉子有明顯鋸齒、有的葉子表面光滑、有的葉子是紫色的。有的茶樹特別耐熱、有的茶樹長得特別快、有的茶樹則是嬌生慣養。

所以在自然變種以下,現代茶業製作茶的茶樹,還仰賴人為創造的「品種」。這些人工品種,就是⋯⋯複製人大軍,不對,複製茶大軍。

相同品種的茶樹,型態原則上,是相同的。

茶的三種意思

還記得開頭那個讓人頭痛的問題嗎?現在我們有答案了。

「茶」這個字,通常有三種意思:

  1. 茶樹:那種會開白色小花的植物(Camellia sinesis
  2. 茶葉飲料:茶葉煮成或沏的飲料
  3. 各種飲料:生活中我們習慣稱為「茶」的各種飲品

所以珍珠奶茶算不算茶?從第三個意思來說,當然算。
珍珠奶茶,通常是以「茶葉飲料」當作基底,加入其他東西調製而成的茶飲。

而茶葉,是茶樹的嫩葉焙乾後所得的。
這句話看起來非常簡單,卻又隱含了茶葉的兩個秘密——茶樹的「品種」和茶葉的「製程」。

是這兩項因素的組合變化,造就了台灣茶市場上千奇鬥艷,萬馬奔騰的景象。